“海外日系企业咨询业务,今后还能做下去吗……?”
看到这篇文章的海外日系咨询公司从业者,是否有过这样的担忧?
随着ChatGPT、DeepSeek、Grok等生成式AI聊天工具的普及,不少行业需求锐减、逐渐被取代,海外日系咨询公司或许也在此列。
※ 本文所指的海外日系咨询公司,主要是综合处理“人事、劳务、会计、法务等”业务的企业。
进入正题前,我们先来看哪些行业已被AI取代。
被AI取代的行业
AI普及后,被其取代的行业有几个明显特征:
〇 仅提供简单信息的工作
〇 以制作定型文案为主的工作
〇 重复性工作多、无需太多思考或创意的工作
〇 专业性较弱、依赖AI可快速习得知识的工作
符合这些特征的行业和职业具体如下:
① 客服(初级响应)
聊天机器人已替代人工处理常见问题解答和初级咨询接待。
② 普通翻译业务(尤其是些简单内容)
随着ChatGPT等工具的精度提升,低单价翻译业务已逐渐消失。
③ 文案写手(量产型 SEO文章)
新闻汇总、商品介绍、模板化博客文章等,AI可即时生成。
④ 数据录入及简单行政工作
结合自动化工具(RPA+AI),这类工作已被大幅削减。
⑤ 人事、劳务、会计等基础行政助理
简历筛选、雇佣合同草案拟定、财务报告初步审核等,AI已能辅助甚至替代完成。
⑥ 电话销售 / 呼叫中心(照本宣科型)
已被AI语音应答及自动预约系统取代。
⑦ 咨询公司
AI已能完成合格的信息收集与建议输出,若是通用性内容,便无需再向咨询师咨询。
海外日系咨询公司将消失的原因

海外日系咨询公司之所以能在海外开展业务,是因为过去日本企业出海时,这些咨询公司会跟随客户一同拓展至海外,协助设立当地法人;同时,日系企业(日本人)也倾向于选择熟悉的日系机构,寻求安心感。
此外,由于需要与同是日系企业(日本人)的沟通及文化理解,且海外的劳务、会计等业务较为复杂,企业往往会将事务“全权委托”给日系咨询公司,即便成本较高,也愿意支付这份“安心费”,这便是以往的常态。
然而,海外日系咨询公司的开业门槛很低,无需大量资金或技术,导致市场已趋于饱和。尤其在中国,实际开展劳务、法律等业务必须由当地认证的中资企业操作,因此所谓的“日系咨询公司”,大多只是介于客户企业与中资企业之间的中介。
※ 部分日系咨询公司仅为客户介绍或匹配想结识的企业,便向客户收取高额中介费。
在这种情况下,若仅以海外日企(日系企业)为目标客户,只会陷入争夺日渐萎缩的市场的消耗战。加之近年生成式AI的崛起,未来能存活的日系咨询公司恐怕“寥寥无几”,其余的或将被自然淘汰。
海外日系IT咨询公司的未来何在?
若海外日系IT咨询公司仅承接 “首次系统导入支持及业务设计支持”,也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借助ChatGPT与SaaS工具,大量工作得以自动化、标准化,那些仅负责初期导入设置和手册编写的传统日系 IT 咨询公司,其存在价值将逐渐丧失。
(客户企业直接与提供SaaS的IT厂商签约,并借助AI辅助,也能降低导入与使用成本。)
此外,海外日系IT咨询公司常存在一个问题:仅熟悉谷歌、AWS等“GAFA 系”系统。尤其在中国,国内有阿里巴巴、腾讯等独特的 IT 及网络服务,因此必须掌握这些相关知识与技术。也就是说,在中国本地导入和运营系统时,若一味执着于“GAFA系”,会因适配问题难以顺利推进。
能自主承接系统开发的IT公司,未来会怎样?

另一方面,像我们这样承接系统开发外包的IT公司,由于秉持 “掌握技术研发能力,便拥有持续竞争力” 的定位,因此不易被AI取代。
原因在于,客户企业的需求往往倾向于 “寻求最适合自身的解决方案”。
例如,有大量细微的业务需求和系统联动是SaaS无法覆盖的;生成式AI及相关工具有时也只能在 “现有框架” 内运行,若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定制,就离不开技术和工程师的支持。我们认为,像我们这样的系统开发外包IT公司,无论在中国、日本还是其他海外市场,都属于有持续需求的行业。
结语

在如今的AI时代,“海外日系咨询公司 = 由日本人运营”这一模式已不再具备价值。当下正处于“要么成为真正的专业人士,要么被淘汰”的二选一时代,没有“变革觉悟”的咨询公司及咨询师,未来几年或将从市场上消失。
补充说明
如今,随着ChatGPT、DeepSeek等生成式AI工具的普及,搜索引擎的使用率已有所下降。
过去的网络搜索中,不少文章为优化关键词做了SEO处理,用户需要逐一甄别网站和文章信息的真实性,耗费不少精力。
有人指出“AI会给出错误信息”,但网络上的错误信息其实也不在少数。
归根结底,若信息来源都是网络内容,用AI检索与传统搜索并无本质区别,不如高效利用AI更为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