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所说的 “纯外卖店”,特指小型个体经营的外卖店。而那些以外卖为主营业务的品牌连锁店,则需用其他标准来判断。
维度 | 纯外卖店 | 堂食店 |
店铺形态 | 仅有厨房(无客席) | 厨房 + 客席 |
店铺选址 | 多位于低租金非沿街区域(如写字楼地下、居民楼内等),面积 10-30㎡,无需沿街可见性 | 重人流量与沿街性(如商场、商业街等),设有堂食空间,面积 50㎡以上 |
销售渠道 | 仅通过外卖 APP(美团、饿了么、京东) | 堂食消费 + 外卖 APP 双渠道 |
食材管理 | 部分商家为压缩成本使用临期食材或预处理半成品,食材新鲜度与品质稳定性较低 | 因需满足堂食需求,食材更新频率高,新鲜度与品质管理更严格(尤其是连锁品牌) |
市场监管 | 经营场所多为居民楼、仓库改造的隐蔽区域,监管难度较大 | 经营场所公开可见,便于市场监管部门巡查 |
合规性 | 部分小型纯外卖店可能存在资质不全问题(如缺失许可、证件过期等) | 因需通过堂食资质审核,许可证件齐全且公示概率高 |
在 “美团”“京东” 外卖 APP 的商家列表中,如果店铺没有标注 “堂食店” 或 “堂食餐厅” 等标签,基本可以判断为纯外卖专门店。
这类标签需经过平台审核:要么由美团、京东通过大数据分析验证,要么由商家上传堂食环境的实景视频或照片并通过官方审核后才能添加,因此可信度较高。
纯外卖专门店不提供堂食,因此店内不会设置供顾客用餐的餐桌和椅子。
所以,这类商家要么选择不在外卖平台上传店铺照片。要么上传的店铺照片只拍摄店的大致外观,看不见有餐桌椅。
因此,若商家未在外卖平台上上传店铺照片,或上传的照片中未出现餐桌椅,那么它是纯外卖专门店的可能性极高。
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商家虽然上传了店内及桌椅的照片,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招牌上是写的是自家店名,但店内墙壁的广告或标识却是其他店铺的。显然商家通过 AI 或 Photoshop 等替换了店铺招牌。
通常,堂食店的营业时间到晚上 21 点或 22 点左右就结束了。
而纯外卖店为抢占夜间市场,往往会将营业时间延长至 22 点到凌晨 2 点。特别是在一些商圈、写字楼周边,为满足深夜加班人群需求,有些商家甚至是 24 小时营业。
如果平台上的店家显示深夜也可下单,那么它是纯外卖店的可能性就非常高了。
以上就是在外卖 APP 上区分纯外卖店与堂食店的方法。
虽然无法做到 100% 准确判断,但结合上述几点综合分析,也能大幅度提高避开纯外卖店的概率。
▼ 公司微信公众号(公司官方)▼
▼ 直接联系负责人微信号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