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s blog

IT/Web技术 关于必友得科技

【中国・深圳】源自日本大阪的云计算MSP中国子公司专访公开!!

beyond的中国子公司「必友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于2024年2月19日开始正式在中国开展业务。

本次我对必友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2名成员、大原先生和高城先生做了一次专访。

◆Interviewer:小松 あさか(beyond 宣传部)

请谈谈beyond进入中国市场的契机及目前在华开展的活动

大原:2018年前后,阿里云等中国企业陆续进入日本市场。目睹中国IT服务的发展势头,beyond也开始筹划进军中国市场,这便是其进入中国市场的契机。

为筹备入市,我们首先走访了中国多地,通过与中国本土企业及在华日企面谈交流开展市场调研,同时逐步推进本地子公司的设立筹备工作。

但受疫情影响,我们暂时无法赴华,相关调查与交流陷入停滞。即便如此,我们仍设法推进,通过网络搜集信息、寻找合作伙伴。

高城:我对深圳及广东地区的印象是制造业企业众多,但像我们这样以服务器基础设施为主营业务的IT公司并不多。在此情况下,我们一边思考beyond的业务开展方式及市场需求,一边推进各项工作。

—中国子公司的业务是日本业务的延伸吗?

大原:首先,beyond在日本、中国、加拿大三个国家开展名为 “MSP”(管理服务提供商)的业务,为客户提供AWS(亚马逊网络服务)、阿里云等云计算及服务器的构建与运维服务。

中国子公司必友得固然是日本公司业务的延伸,但 “在日本行得通的业务,放到中国及其他海外地区是否同样顺畅?” 这就得另说了。

我认为本土化是必要的,比如适应中国及其他海外地区的文化、商务习惯,了解市场需求等,我们也在不断尝试,摸索前进的方向。

请谈谈中日商务往来的差异

大原:在日本,我们与客户初次见面时,通常会交换名片,通过面对面交流传递信息,以这种方式维系业务关系,等待对方有需求时能想到我们,这是日本比较常见的做法。

但在中国,我感觉通过熟人介绍来达成交易的文化氛围很浓厚,这种商业习惯上的差异让我们感受到了挑战。不过另一方面,得益于IT服务和各类APP的普及,很多事务都能在微信及其小程序上完成,非常便捷,这一点和日本很不一样。

第3回CHWE世界越境EC展示会の様子

<照片拍自 第3次CHWE世界跨境EC展会 >

—微信及其他社交平台在中国重要吗?

大原:在中国,不仅是微信,智能手机也绝对是必需品。事实上,即便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智能手机几乎寸步难行。商务活动中也基本通过微信沟通,90%以上的工作都能在微信上完成。很多人不会用纸质名片,而是通过微信交换联系方式、打招呼和沟通。

—在中国不常用纸质名片吗?

大原:中国也有纸质名片,但不像日本那样普及。而且用微信交换联系方式时,可以直接发送电子名片,微信小程序里也能制作电子名片,因此大家基本不再交换纸质名片了。

 

高城:我在日本时,朋友和我聊过中日商务差异,其中 “速度感” 让我印象很深。来中国之前就常听说,这里的联络和应对速度非常快。到中国工作后,我确实真切感受到了这种快速,但这只是我的个人感受,没有具体参照物。不过日常工作中,打交道的人应对速度确实很快。

 

比如在质量方面,日本人的基本思路是 “尽可能以接近100%的状态提交给客户”;而在中国,给我的感觉是 “完成度50%-60%时先提交,沟通后修改到80%,再经过几轮沟通达到100%”。

 

这种速度感确实很突出,能感觉到事情在不断推进,这与日本的商业习惯和工作推进方式相比,差异很明显。

—这些是实际到中国后才感受到的吗?

高城:是的。在日本时,我虽然也能通过YouTube、谷歌搜索或是听朋友讲述来了解中国,但只有真正在中国生活、工作、亲身体验后,才能有真切的体会。

—那是不是跟不上这种速度感就会失去客户呢?

高城:我觉得有这种可能。我们通常会基于自身经验,预估出 “这样对客户来说应该是最好的” 方案,然后按计划推进工作。

但如果没能意识到,我们预想的最佳方案未必是客户认可的最优选择,这种认知差异就会体现在应对速度上。因此,我认为在行动上适应这个国家的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请谈谈中国与日本云计算市场的差异

大原:在日本,AWS(亚马逊网络服务)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其次是Azure(微软云)和GCP(谷歌云)。而中国市场则是阿里云占比最高,紧随其后的是华为云、腾讯云等;AWS和Azure虽在中国有一定市场份额,却远未达到在日本那样的压倒性地位。

—提到中国的云计算,大家印象里是不是主要是阿里云?

大原:其实不止阿里云,还有华为云、腾讯云等其他云服务,以及中国本土数据中心运营商提供的各类云计算与托管服务。中国客户会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服务器环境,因此很难一概而论,情况因人而异。

—必友得支持使用AWS中国区吗?

大原:beyond具备多云服务能力,可提供包括AWS、阿里云在内的各类云计算平台的基础设施构建与运维服务。中国子公司必友得同样采用这一机制,能根据中国客户的需求提供云计算服务的构建与运维支持,无论客户使用哪项云计算服务都没问题。

此外,AWS中国区仅向在中国设立法人的企业开放账号注册与使用,对于未在华设立法人的日本企业而言,即便有使用需求也无法直接使用。针对这一点,由于beyond已在华成立法人,可使用AWS中国区,因此能够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请谈谈中国MSP(管理服务提供商)在技术及企业层面与日本的差异

高城:之前我参加了在东莞举办的华为云合作伙伴大会(Huawei Cloud APAC Partner Connection Summit),在会上与许多和beyond类似的合作伙伴交流时发现,他们中不少是专门针对特定行业提供MSP这类服务的。

比如,有些企业专注于科技金融(FinTech)、人工智能(AI)等特定领域或行业,提供基础设施的构建与运营服务。的确,专注于部分特定领域或行业,能大幅提升公司内部的管理和运营效率 —— 因为即便细节存在差异,也可运用类似技术,且更容易在公司内部沉淀通用知识。

目前,beyond的中国子公司并未专注于某一特定行业,而是由销售团队与工程师团队结合客户案例及项目开展业务。但我注意到,很多海外供应商会聚焦特定行业开展MSP服务,这一点与beyond有所不同。

当然,专注于特定行业或领域开展业务,能够减少与其他供应商的直接竞争,也有助于在竞争中形成差异化优势,从而脱颖而出。

タイの来た Huawei Cloud の パートナー御一行

< 从泰国来的Huawei Cloud合作伙伴团队一行>

Huawei Cloud の パートナー同士の交流イベント

< Huawei Cloud合作伙伴交流活动 >

在中国,beyond的技术和服务反响如何?

大原:目前我们的业务主要面向日本企业客户。在介绍beyond的技术与服务时,常从对方那里了解到,其中国当地法人的系统存在不少难题。

此外,交谈中我发现,许多日本企业存在 “对AWS能熟练运用,但对阿里云等中国云计算服务并不熟悉” 的情况,而能灵活应对这类问题的日系IT供应商却少之又少。我感觉,不少日本企业都希望 “能把这些问题交给懂中国云计算技术的日本 IT 供应商来处理”。

高城:除了专业的技术支持,beyond还有一大优势 —— 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都有精通服务器技术的工程师在岗,可全天候响应并解决客户问题。

我常听到一种情况(可能不止中国存在):有些公司虽宣称提供365天24小时服务,但实际上 “咨询与受理是24小时响应,实际处理却要等到下一个工作日”,或是 “服务器运维业务外包给其他公司”。

与之不同的是,日本的beyond由工程师365天24小时直接对接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因此获得了客户的广泛好评。我们在中国开展业务时,这一点也同样收到了不错的反响。

—日本的服务优势能在中国奏效吗?

高城:我认为可以。尽管中国市场低价竞争激烈,但beyond具备自身优势,而且我认为这是能够证明我们服务价值的优势。

—在中国,价格是否至关重要?

高城:我觉得不仅是IT服务行业,任何领域、行业最终都会陷入价格竞争。这对服务的购买方和使用方来说或许没什么,但对服务提供商而言,如何看待价格、如何定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请谈谈必友得科技的独特能力与优势

高城:首先,我们在中国本地设立了法人,这一点至关重要。通过在中国的实际经历和信息接触,我们积累了丰富知识,优势在于能提供一手的有效信息,而非仅依赖新闻和网络获取的二手信息。

若不身处当地,往往难以真正了解中国市场,因此我们能从中国本土视角出发制定方案。这成为我们一大优势——能更好地站在客户角度,设身处地解决问题。

UASexpo2024 に展示される「美团・无人机」(配達ドローン)

< UASexpo2024 中展出的「美团・无人机」(外卖配送无人机)>

—这些优势应该能让客户更放心我们的服务吧?

高城:是的,如果这些能让客户更放心我们的服务,我们也会非常高兴。

大原:beyond的子公司必友得科技,其独特之处在于选址深圳 —— 这里被誉为亚洲的技术革新之地,让我们能快速紧跟各类新技术与新理念的发展步伐。

其他日系IT供应商大多选择离日本较近的上海或大连作为据点,而深圳的硬件类企业较多,像beyond这样提供服务器及软件类服务的日系IT公司相对较少,这也成为必友得的一大优势。

身处深圳的好处在于,既能为广东省内有IT需求的日系企业提供扎根当地的技术支持,也能借助地理优势向邻近的香港拓展业务,拓宽服务范围。

此外,我们除了提供中国云计算的MSP服务,还涵盖Web系统开发、中文网站制作、微信小程序开发等业务。通过与beyond日本总公司的紧密协作,共同推进项目落地,这一点也能让客户更安心。

—在中国本地设立子公司后,有哪些新开展的业务?

大原:有的。和在其他地方设立子公司一样,很多问题都是我们在中国工作生活后才发现的。尤其是网络问题曾困扰我们许久,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亲身体验,我们开始推出可在日本、中国及其他海外地区通用的SIM服务。

抱着 “我们自己遇到的困扰,在全球范围内或许也有需求” 的想法,我们推出了这项服务。实际上,不仅我们在用,beyond的其他成员出国旅行或出差时也会使用这项服务。

◆ SIM卡服务「beyond SIM」(日文版)
◆ 中国SIM服务「Choco SIM – powered by beyond -」(日文版)

与中国的IT供应商相比,beyond有哪些差异化优势?

大原:beyond的 MSP服务核心是365天24小时不间断为客户的系统和应用程序提供保障,确保其稳定运行。

但要维持这种全天候的高质量技术支持,“夜间运维” 是绕不开的壁垒,仅靠单一国家的人员很难持续提供稳定支持。

beyond在北美(加拿大)设有全资子公司,借助昼夜时差保障高质量技术支持,这是我们的一大突出优势。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日本,拥有这种运行机制的IT供应商都为数不多。

高城:我们想向在华日系企业客户展现的独特优势,除了语言沟通无障碍,还有能以接近日本的工作模式,提供与日本同等水准的高品质服务。某种意义上,我们与中国本土IT供应商的差异在于,我们以日式合作方式为客户服务。

必友得科技のオフィス内

< 必友得科技办公室内部 >

请谈谈必友得科技今后的战略与业务拓展方向

大原:今后,我们希望打造出能代表必友得科技的标志性业务。此外,如果必友得开发的业务能反向进入日本市场,那会是很有意义的事。同时,随着中国国内市场的扩大,我们也计划以深圳为据点,将服务拓展至东南亚等国家。

—不会仅局限于中国市场吗?

大原:深圳与东南亚国家交通便利,因此涉及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业务合作也是我们未来的考量方向。

东南亚经济发展迅速,虽然与中国存在差异,但也有共通之处。从文化和时差来看,日本人在当地开展业务可能比在其他国家更顺畅。

另外,由于日元汇率走低,近期入境日本的外国游客数量大幅增加。为了助力日本企业未来发展、促进中日交流并吸引更多海外游客,我们希望为日本企业开发微信小程序。

最想向中国客户传递的信息是什么?

大原:“即便在中国,也能体验到beyond的MSP服务”,请一定要试试我们的服务!

高城:Beyond拥有众多技术娴熟、处理问题迅速且应变能力强的工程师,即便在中国,也请放心将服务器及基础设施相关工作交给我们!

总结

必友得科技が入居しているレンタルオフィス

< 必友得科技所在的租赁办公室前台 >

以上便是本次对beyond中国子公司的采访内容。

聆听两位的讲述后,原本难以具体想象的中国,在他们真实的分享中逐渐变得清晰。当然,这只是关于中国市场与必友得科技的部分情况,为加深理解,今后我也将持续跟进更多信息。

中国子公司必友得科技的成立,无疑将对beyond开拓崭新未来产生重要影响。敬请继续关注beyond的中国子公司 —— 必友得科技。

beyond与必友得科技可为在华运营的日本企业及本地公司,提供云计算与服务器的构建、运维技术支持。

若在华日本企业客户有云计算、服务器及系统相关需求,欢迎随时联系我们。

◆ Interviewer:小松 あさか(beyond宣传部)

公司概要

● 关于必友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https://beyond-shenzhen.cn )
※ 英文名称:Beyond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董事长  :原岡 昌寛
总经理  :大原 裕也
成立   :2023年8月31日
资本金  :2,000万日元
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建设路1072号东方广场5楼
业务内容 :云计算 / 服务器・系统开发・中日IT业务支持

 

● 主要服务
◇ 中国云计算 / 服务器构建・运维(日文版)
◇ WeChat小程序开发(日文版)
◇ AWS中国地区云计算构建・运维・监管服务(日文版)
◇ 阿里云云计算构建・运维・监管服务(日文版)
◇ 中国SIM服务「Choco SIM – powered by beyond -」(日文版)
◇ 中国服务器安保法 等级保护制度 认证支持(日文版)
◇ 中日间IT商务支持(日文版)

 

联系我们

  • ▼ 公司微信公众号(公司官方)▼

  • ▼ 直接联系负责人微信号 ▼

咨询/联系我们

CONTACT

咨询/联系我们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